0%

政治时间线

  •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
  • 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二次起义
  • 1836年,英国爆发了长达十余年、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 $\color{green}{\text{宪章运动}}$
  •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color{green}{\text{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各侵略国签订了 $\color{green}{\text{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其中主要有:中法《黄埔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 1841年5月,$\color{green}{\text{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 $\color{green}{\text{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清朝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 $\color{green}{\text{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 1843年1月,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1844年,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著作 $\color{green}{\text{《神圣家族》}}$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 $\color{green}{\text{《德意志意识形态》}}$ $\color{red}{\text{}}$ 首次系统阐述了 $\color{green}{\text{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 1844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 $\color{green}{\text{思想前提}}$ 。
  • 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 $\color{green}{\text{《哲学的贫困》}}$ ,是 $\color{green}{\text{马克思主义学说}}$ $\color{red}{\text{最早}}$ 发表的文本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 $\color{green}{\text{公开问世}}$
  •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 1871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
  • 1894年,甲午战争, $\color{green}{\text{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 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 $\color{green}{\text{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 $\color{green}{\text{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 $\color{green}{\text{“洋人的朝廷”}}$ ;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 $\color{red}{\text{三大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color{green}{\text{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民族革命。 $\color{green}{\text{民权主义}}$ 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color{green}{\text{民生主义}}$ 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 $\color{green}{\text{结束了}}$ 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 $\color{green}{\text{君主专制制度}}$ , $\color{green}{\text{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 $\color{green}{\text{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溥仪逊位,清帝下诏退位, $\color{green}{\text{清朝灭亡}}$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
  •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 $\color{green}{\text{登上历史舞台}}$ 。“六五”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政治大罢工,显示了伟大的力量,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color{green}{\text{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olor{green}{\text{五四运动}}$ 前后才开始进到 $\color{green}{\text{理性的认识阶段}}$ ,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
  • 1921年,俄国开始执行 $\color{green}{\text{新经济政策}}$ 。
  • 1922年,党的二大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 $\color{green}{\text{组织无产阶级}}$ , $\color{green}{\text{用阶级斗争的手段}}$ , $\color{green}{\text{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 $\color{green}{\text{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 $\color{green}{\text{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 $\color{red}{\text{最高纲领}}$ 。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 $\color{red}{\text{最低纲领}}$ ,这就是: $\color{green}{\text{消除内乱}}$ , $\color{green}{\text{打倒军阀}}$ , $\color{green}{\text{建设国内和平}}$ ; $\color{green}{\text{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 $\color{green}{\text{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color{green}{\text{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 $\color{green}{\text{建立统一战线}}$ 的主张
  •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采取 $\color{green}{\text{党内合作}}$ 的形式,合作双方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 $\color{green}{\text{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 $\color{green}{\text{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 $\color{green}{\text{“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color{green}{\text{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 $\color{green}{\text{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color{red}{\text{新三民主义}}$ 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 1925年5月,以 $\color{green}{\text{五卅运动}}$ 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一是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 $\color{green}{\text{准备起义}}$ ;二是组织湘、鄂、沼、粤四省的农民, $\color{green}{\text{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 $\color{green}{\text{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
  •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 $\color{green}{\text{南昌举行起义}}$ , $\color{green}{\text{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 1927年8月7日,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color{green}{\text{土地革命}}$ 和 $\color{green}{\text{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 $\color{green}{\text{历史转折点}}$ ,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 $\color{green}{\text{“工农革命军”}}$ 的旗帜;
  •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 $\color{green}{\text{“支部建在连上”}}$ 的制度。
  • 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color{green}{\text{党才逐步把工作中心转向农村}}$ 。
  •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 $\color{green}{\text{没收一切土地}}$ 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color{green}{\text{禁止土地买卖}}$ 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土地分配主要 $\color{green}{\text{以人口为标准}}$ ,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 $\color{green}{\text{“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 $\color{green}{\text{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
  • 1930年5月,毛泽东在 $\color{green}{\text{《反对本本主义》}}$ 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 $\color{green}{\text{“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和 $\color{green}{\text{“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 $\color{red}{\text{开辟新道路}}$ 、 $\color{red}{\text{创造新理论}}$ 的 $\color{green}{\text{革命首创精神}}$ 。
  • 1931年4月,毛泽东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即 $\color{green}{\text{依靠贫雇农}}$ 、 $\color{green}{\text{联合中农}}$ 、 $\color{green}{\text{限制富农}}$ 、 $\color{green}{\text{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抗日战争 $\color{green}{\text{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提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 1935年, $\color{red}{\text{遵义会议}}$ 开始确立以 $\color{green}{\text{毛泽东}}$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 $\color{green}{\text{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 $\color{red}{\text{政治上}}$ $\color{green}{\text{开始走向成熟}}$ 。
  •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发生,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 $\color{green}{\text{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的到来
  • 1935 年 12 月,$\color{green}{\text{瓦窑堡会议}}$ 上解决$\color{red}{\text{政治路线}}$。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 $\color{green}{\text{新政策}}$ ,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 $\color{green}{\text{《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color{green}{\text{系统地解决了}}$ 党的 $\color{red}{\text{政治路线}}$ 上的问题。
  • 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 $\color{green}{\text{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 。
  •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color{green}{\text{“逼蒋抗日”}}$ 。
  •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 $\color{green}{\text{《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部著作,系统地说明了有关 $\color{green}{\text{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 的诸问题。
  • 1936年12月12日, $\color{green}{\text{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 $\color{green}{\text{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
  •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 $\color{green}{\text{五届三中全会}}$ , $\color{green}{\text{提出停止内战}}$ 、 $\color{green}{\text{一致对外}}$ 等五项要求。
  • 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 $\color{green}{\text{《实践论》《矛盾论》}}$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color{green}{\text{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olor{green}{\text{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进行 $\color{green}{\text{全民族抗战}}$ ;
  •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 $\color{green}{\text{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
  •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 $\color{red}{\text{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制定了 $\color{green}{\text{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color{red}{\text{关键}}$ 在于 $\color{green}{\text{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内容。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 $\color{green}{\text{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为基础的 $\color{green}{\text{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 $\color{green}{\text{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命题。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olor{green}{\text{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 1938年11月,毛泽东撰写《战争和战略问题》。
  • 1939年,毛泽东在 $\color{green}{\text{《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 $\color{green}{\text{第一次}}$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 $\color{green}{\text{“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color{green}{\text{“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olor{green}{\text{“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必须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三大口号)
  • 1942年,$\color{green}{\text{延安整风运动}}$ 中解决$\color{red}{\text{思想路线}}$ 问题。
  •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
  • 1945年 $\color{red}{\text{党的七大}}$ $\color{green}{\text{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并 $\color{green}{\text{写入党章}}$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总结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有: $\color{green}{\text{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 $\color{green}{\text{自我批评的作风}}$ 、 $\color{green}{\text{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的作风。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当时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所以, $\color{green}{\text{反对教条主义}}$ 就成为整风运动的 $\color{green}{\text{重点}}$ 。
  • 1945年4月至6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 月 2 日 。 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监圆的投降书, 侵华日军 128 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的 14 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color{green}{\text{和平、民主、团结}}$
  •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 $\color{green}{\text{减租减息}}$ 政策改变为实行 $\color{green}{\text{“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削弱封建剥削,向 $\color{green}{\text{变革封建土地关系}}$ 、 $\color{green}{\text{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
  •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 $\color{green}{\text{战略进攻}}$
  •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color{green}{\text{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color{green}{\text{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 $\color{green}{\text{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color{green}{\text{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 $\color{green}{\text{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 1949年,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贺词
  • 1949年3月,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 $\color{green}{\text{“两个务必”}}$ 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其原因主要是 $\color{green}{\text{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地阐明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color{green}{\text{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这次会议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 $\color{green}{\text{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
  • 1949年10月1日, $\color{green}{\text{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开始 $\color{green}{\text{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
  •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是 $\color{green}{\text{“不要四面出击”}}$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color{green}{\text{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
  • 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这说明,明确提出 $\color{green}{\text{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的}}$ 了。
  • 1952年年底,随着 $\color{red}{\text{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逐步成为国内的 $\color{green}{\text{主要矛盾}}$ 。
  •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开幕。9月28日,会议在完成预定的议程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中国 $\color{green}{\text{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 1956年, $\color{red}{\text{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color{green}{\text{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
  •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 $\color{red}{\text{《论十大关系》}}$ 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 $\color{green}{\text{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color{green}{\text{良好开端}}$ 。报告确定了一个 $\color{green}{\text{基本方针}}$ ,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才确立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 $\color{green}{\text{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在 $\color{green}{\text{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1957年2月所作的 $\color{red}{\text{《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olor{green}{\text{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在 $\color{red}{\text{政治思想领域}}$ , $\color{green}{\text{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 ;在 $\color{red}{\text{物质利益、分配方面}}$ ,实行 $\color{green}{\text{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的方针;对 $\color{red}{\text{科学文化领域}}$ 里的矛盾,实行 $\color{green}{\text{“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对于 $\color{red}{\text{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 $\color{green}{\text{“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1978年之后实施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是:农业生产责任制
  •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注意和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 $\color{green}{\text{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 $\color{green}{\text{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所作的规范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 $\color{green}{\text{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形成}}$ 。中共十二大提出来 $\color{green}{\text{“真正不结盟”}}$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 $\color{green}{\text{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和 $\color{green}{\text{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 $\color{red}{\text{基本路线}}$ 。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color{green}{\text{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十四大召开:第一 ,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olor{green}{\text{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的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第二,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color{green}{\text{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1997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2年,党的十六大突出地强调 $\color{green}{\text{执政能力建设}}$ 问题。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宝贵经验:“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color{red}{\text{主要内容}}$ :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 2012,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color{green}{\text{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 2017,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 $\color{green}{\text{主题}}$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字

决定力量

$\color{green}{\text{物质生产方式}}$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根本动力

根本属性

根本关系

绝对/相对

能动

中介

前提

源泉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之一,但不是唯一源泉。财富或者说使用价值的生产,除了劳动者外,还必须有 $\color{green}{\text{劳动对象}}$ 和 $\color{green}{\text{劳动资料}}$

$\color{red}{\text{抽象劳动}}$ 是 $\color{green}{\text{价值}}$ 的唯一源泉, $\color{red}{\text{具体劳动}}$ 是 $\color{green}{\text{使用价值}}$ (也即社会财富)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矛盾

$\color{green}{\text{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构成 $\color{green}{\text{私有制商品经济}}$ 的 $\color{green}{\text{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 $\color{green}{\text{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著作

《》 通过书名号进行搜索

精髓

$\color{green}{\text{实事求}}$ 是是 $\color{green}{\text{毛泽东思想}}$ 的 $\color{red}{\text{精髓}}$ ,也是 $\color{green}{\text{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 $\color{red}{\text{精髓}}$ ; $\color{green}{\text{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 $\color{green}{\text{邓小平理论}}$ 的 $\color{red}{\text{精髓}}$ 。

左/右

左是激进,右是保守?

主题

改革

目标、要求、方针、基础、路线、任务、主线、保障、方式、特征、前提、基本、根本、方向、宗旨、原则、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重点、品格、结合、动力、核心、世界、四个全面、伟大xx、世界、作风、法宝、灵魂、精髓、本质、生命线、目的、关键、环节

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

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

$\color{green}{\text{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 $\color{green}{\text{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color{green}{\text{创造性的运用}}$ 和 $\color{green}{\text{发展}}$ 。

n步走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color{red}{\text{第一步}}$ 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color{green}{\text{工业体系}}$ 和 $\color{green}{\text{国民经济体系}}$ , $\color{red}{\text{第二步}}$ 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color{green}{\text{现代化}}$ ,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党的十五大报告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被称为新的“三步走”战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 $\color{green}{\text{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color{green}{\text{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觉醒

  • 鸦片战争以后
    • 中国少数人有 $\color{green}{\text{朦胧}}$ 的民族觉醒意识
  •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 中国人才 $\color{green}{\text{开始有了普遍的}}$ 民族意识的觉醒
  •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
    • 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 $\color{green}{\text{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辛亥革命
    •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 $\color{green}{\text{民族觉醒}}$
  • 五四运动
    • 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 $\color{green}{\text{第一次全面觉醒}}$
  • 抗日战争时期
    • 中华儿女表现了 $\color{green}{\text{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 改革开放
    • $\color{green}{\text{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马原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 $\color{green}{\text{思想前提}}$ 。
  •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 $\color{green}{\text{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 $\color{green}{\text{公开问世}}$ 。
  •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 $\color{green}{\text{工人阶级的圣经}}$ ”。
  • 1876—1878年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 $\color{green}{\text{百科全书}}$ ”。

意识

  • 意识虽具有主观性,但是意识的产生和存在必须依赖于物质,意识不可以脱离物质。
  •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并非一切物质都有意识。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 $\color{green}{\text{客观世界}}$ 。
  • 意识,不管正确错误、先进落后,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意识不管主观色彩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 高级动物也有感觉和心理,但只有人才有意识。实践、意识都是人特有的,动物、机器(人工智能)都没有。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数量往往代表了一件商品的价值,它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个尺度;

2、流通手段:在人类社会买卖双方自由交易的过程中,货币充当着商品交换媒介的角色;

3、贮藏手段:商品退出主流市场时可以兑换成货币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价值形态存在;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在流通过程中可以进行自由买卖交换;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在全世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料

固定资本和不变资本都表现着生产资料,二者有什么区别?
$\color{red}{\text{生产资料}}$ 是 $\color{green}{\text{劳动对象}}$ 和 $\color{green}{\text{劳动资料}}$ 的总称。你可以把劳动对象理解为原材料,把劳动资料理解为工具设备。

图片详情找不到图片(Image not found)

两大部类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指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生产各部门划分为 $\color{green}{\text{生产资料生产}}$ 和 $\color{green}{\text{消费资料生产}}$ 两个类别。

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

新发展理念

$\color{red}{\text{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 $\color{green}{\text{第一动力}}$ 。 $\color{red}{\text{协调}}$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 $\color{green}{\text{内在要求}}$ 。 $\color{red}{\text{绿色}}$ 是永续发展的 $\color{green}{\text{必要条件}}$ 。 $\color{red}{\text{开放}}$ 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color{green}{\text{必由之路}}$ 。 $\color{red}{\text{共享}}$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color{green}{\text{本质要求}}$ 。

$\color{red}{\text{创新}}$ 注重的是解决 $\color{red}{\text{发展动力}}$ 问题, $\color{red}{\text{协调}}$ 注重的是解决 $\color{green}{\text{发展不平衡}}$ 问题, $\color{red}{\text{绿色}}$ 注重的是解决 $\color{green}{\text{人与自然和谐}}$ 问题, $\color{red}{\text{开放}}$ 注重的是解决 $\color{green}{\text{发展内外联动}}$ 问题, $\color{red}{\text{共享}}$ 注重的是解决 $\color{green}{\text{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

$\color{green}{\text{为人民谋幸福}}$ 、 $\color{green}{\text{为民族谋复兴}}$ ,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 $\color{red}{\text{“根”和“魂”}}$ 。

$\color{red}{\text{科技}}$ 是 $\color{green}{\text{第一生产力}}$ ; $\color{red}{\text{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 $\color{green}{\text{第一动力}}$ ; $\color{red}{\text{人才}}$ 是 $\color{green}{\text{第一资源}}$ ; $\color{red}{\text{改革}}$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color{green}{\text{直接动力}}$ 。

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 $\color{red}{\text{最本质的特征}}$ 是实现高水平的 $\color{green}{\text{自立自强}}$ 。 $\color{green}{\text{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 $\color{red}{\text{主题}}$ , $\color{green}{\text{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 $\color{red}{\text{战略方向(也是主线)}}$ , $\color{green}{\text{坚持扩大内需}}$ 是 $\color{red}{\text{战略基点}}$ 。

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方法

图片详情找不到图片(Image not found)

组和组,社和社

两次论战的比较

论战内容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资产阶级内部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典论阵地)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论战的焦点)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