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设计
Shaw和Garlan在他们划时代的著作中以如下方式讨论了软件的体系结构:从第一个程序被划分成模块开始,软件系统就有了体系结构。现在,有效的软件体系结构及其明确的描述和设计,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主题。
由于历史原因,研究者和工程人员对Software Architecture简称SA的翻译不一样,本书中软件“体系结构”和“架构”具有相同的含义。
软件架构概念
软件架构的定义
Bass、Clements和Kazman对于这个难懂的概念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一个程序和计算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是指系统的一个或者多个结构。结构中包括软件的构件,构件的外部可见 $\color{green}{\text{属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 $\color{green}{\text{相互关系}}$ 。
体系结构并非可运行软件。确切地说,它是一种 $\color{red}{\text{表达}}$ ,使软件工程师能够:
(1)分析设计在满足规定需求方面的 $\color{green}{\text{有效性}}$ 。
(2)在设计变更相对容易的阶段,考虑体系结构可能的 $\color{green}{\text{选择方案}}$ 。
(3)降低与软件构造相关联的 $\color{green}{\text{风险}}$ 。
上面的定义强调在任意体系结构表述中“软件构件”的角色。在体系结构设计的环境中,软件构件可以简单到程序模块或者面向对象的类,也可以扩充到包含数据库和能够完成客户与服务器网络配置的“中间件”。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通常考虑了设计金字塔中的两个层次——数据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数据设计使我们表示出传统系统中体系结构的数据构件和面向对象系统中类的定义(封装了属性和操作),体系结构设计则主要关注软件构件的 $\color{green}{\text{结构}}$ 、 $\color{green}{\text{属性}}$ 和 $\color{green}{\text{交互作用}}$ 。
建立体系结构层的“内聚的、良好设计的表示”所需的方法,其目标是提供一种导出体系结构设计的系统化方法,而体系结构设计是构建软件的初始蓝图。
软件架构设计与生命周期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阶段的SA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本质上,需求和SA设计面临的是不同的对象:一个是问题空间;另一个是解空间。保持二者的可追踪性和转换,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追求的目标。从软件需求模型向SA模型的转换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1)如何根据需求模型构建SA模型。
(2)如何保证模型转换的可追踪性。
针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所采用的需求模型的不同而各异。在采用Use Case图描述需求的方法中,从Use Case图向SA模型(包括类图等)的转换一般经过词性分析和一些经验规则来完成,而可追踪性则可通过表格或者Use Case Map等来维护。
从软件复用的角度看,SA影响需求工程也有其自然性和必然性,已有系统的SA模型对新系统的需求工程能够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在需求阶段研究SA,有助于将SA的概念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而保证了软件开发过程的概念完整性,有利于各阶段参与者的交流,也易于维护各阶段的可追踪性。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SA研究关注的最早和最多的阶段,这一阶段的SA研究主要包括:SA模型的描述、SA模型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以及对SA设计经验的总结与复用等。有关SA模型描述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1)SA的基本概念,即SA模型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组成元素之间按照何种原则组织。传统的设计概念只包括构件(软件系统中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初称为模块)以及一些基本的模块互联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构件间的互联机制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与构件同等级别的实体,称为连接子。现阶段的SA描述方法是构件和连接子的建模。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应当把Aspect等引入SA模型。
(2) $\color{red}{\text{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 ADL),支持 $\color{green}{\text{构件}}$ 、 $\color{green}{\text{连接子}}$ 及其 $\color{green}{\text{配置}}$ 的描述语言就是如今所说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对连接子的重视成为区分ADL和其他建模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典型的ADL包括UniCon、Rapide、Darwin、Wright、C2 SADL、Acme、xADL、XYZ/ADL和ABC/ADL等。
(3)SA模型的多视图表示,从不同的视角描述特定系统的体系结构,从而得到多个视图,并将这些视图组织起来以描述整体的SA模型。多视图作为一种描述SA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SA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系统的每一个不同侧面的视图反映了一组系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系统的特定方面,多视图体现了关注点分离的思想。
把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和多视图结合起来描述系统的体系结构,能使系统更易于理解,方便系统相关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并且有利于系统的一致性检测以及系统质量属性的评估。学术界已经提出若干多视图的方案,典型的包括4+1模型(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开发视图、物理视图,加上统一的场景)、Hofmesiter的4视图模型(概念视图、模块视图、执行视图、代码视图)、CMU-SEI的Views and Beyond模型(模块视图、构件和连接子视图、分配视图)等。此外,工业界也提出了若干多视图描述SA模型的标准,如IEEE标准1471-2000(软件密集型系统体系结构描述推荐实践)、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RM-ODP)、统一建模语言(UML)以及IBM公司推出的Zachman框架等。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的ADL大多没有显式地支持多视图,并且上述多视图并不一定只描述设计阶段的模型
实现阶段
最初的SA研究往往只关注较高层次的系统设计、描述和验证。为了有效实现从SA设计向实现的转换,实现阶段的体系结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基于SA的开发过程支持,如项目组织结构、配置管理等。
(2)寻求从SA向实现过渡的途径,如将程序设计语言元素引入SA阶段、模型映射、构件组装、复用中间件平台等。
(3)研究基于SA的测试技术。
SA提供了待生成系统的蓝图,根据该蓝图实现系统需要较好的开发组织结构和过程管理技术。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开发团队的组织结构应该和体系结构模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大型软件系统而言,由于参与实现的人员较多,所以需要提供适当的配置管理手段。SA引入能够有效扩充现有配置管理的能力,通过在SA描述中引入版本、可选择项(options)等信息,可以分析和记录不同版本构件和连接子之间的演化,从而可用来组织配置管理的相关活动。典型的例子包括支持给构件指定多种实现的UniCon、支持给构件和连接子定义版本信息和可选信息的xADL等。
为了填补高层SA模型和底层实现之间的鸿沟,通过封装底层的实现细节,模型转换、精化等手段缩小概念之间的差距。典型的方法如下。
(1)在SA模型中引入实现阶段的概念,如引入程序设计语言元素等。
(2)通过模型转换技术,将高层的SA模型逐步精化成能够支持实现的模型。
(3)封装底层的实现细节,使之成为较大粒度构件,在SA指导下通过构件组装的方式实现系统,这往往需要底层中间件平台的支持。
构件组装阶段
在SA设计模型的指导下,可复用构件组装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实现系统,并能够提高系统实现的效率。在构件组装的过程中,SA设计模型起到了系统蓝图的作用。研究内容包括:
(1)如何支持可复用构件的互联,即对SA设计模型中规约的连接子的实现提供支持。
(2)在组装过程中,如何检测并消除体系结构失配问题。
对设计阶段连接子的支持:不少ADL支持在实现阶段将连接子转换到具体的程序代码或系统实现,如UniCon定义了Pipe、FileIO、ProcedureCall等多种内建的连接子类型,它们在设计阶段被实例化,并可以在实现阶段在工具的支持下转化成为具体的实现机制,如过程调用、操作系统数据访问、Unix管道和文件、远程过程调用等。支持从SA模型生成代码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如C2 SADL、Rapide等,也都提供了一定的机制生成连接子的代码。
中间件遵循特定的构件标准,为构件互联提供支持,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如安全服务、命名服务等。中间件支持的连接子实现有如下优势:
(1)中间件提供了构件之间跨平台交互的能力,且遵循特定的工业标准,如CORBA、J2EE、COM等,可以有效地保证构件之间的通信完整性。
(2)产品化的中间件可以提供强大的公共服务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最终系统的质量属性。设计阶段连接子的规约可以用于中间件的选择,如消息通信连接子最好选择提供消息通信机制的中间件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一类新的SA风格,即中间件导向的体系结构风格(middleware-induced architectural style)的出现。
检测并消除体系结构失配:体系结构失配问题是由David Garlan等人在1995年提出。失配是指在软件复用的过程中,由于待复用构件对最终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环境的假设(assumption)与实际状况不同而导致的冲突。在构件组装阶段失配问题主要包括:
(1)由 $\color{green}{\text{构件}}$ 引起的失配,包括由于系统对构件基础设施、构件控制模型和构件数据模型的假设存在冲突引起的失配。
(2)由 $\color{green}{\text{连接子}}$ 引起的失配,包括由于系统对构件交互协议、连接子数据模型的假设存在冲突引起的失配。
(3)由于系统成分对全局体系结构的假设存在冲突引起的失配等。要解决失配问题,首先需要检测出失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手段消除检测出的失配问题。
部署阶段
随着网络与分布式软件的发展,软件部署逐渐从软件开发过程中独立出来,成为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个独立的阶段。为了使分布式软件满足一定的质量属性要求,如性能、可靠性等,部署需要考虑多方面的信息,如待部署软件构件的互联性、硬件的拓扑结构、硬件资源占用(如CPU、内存)等。SA对软件部署作用如下。
(1)提供高层的体系结构视图描述部署阶段的软硬件模型。
(2)基于SA模型可以分析部署方案的质量属性,从而选择合理的部署方案。
现阶段,基于SA的软件部署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组织和展示部署阶段的SA、评估分析部署方案等方面,部署方案的分析往往停留在定性的层面,并需要部署人员的参与。
后开发阶段
后开发阶段是指软件部署安装之后的阶段。这一阶段的SA研究主要围绕维护、演化、复用等方面来进行。典型的研究方向包括动态软件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恢复与重建等。
动态软件体系结构
传统的SA研究设想体系结构总是静态的,即软件的体系结构一旦建立,就不会在运行时刻发生变动。但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现实中的软件往往具有动态性,即它们的体系结构会在运行时发生改变。SA在运行时发生的变化包括两类。一类是软件内部执行所导致的体系结构改变。比如,很多服务器端软件会在客户请求到达时创建新的构件来响应用户的需求。某个自适应的软件系统可能根据不同的配置状况采用不同的连接子来传送数据。另一类变化是软件系统外部的请求对软件进行的重配置。比如,有很多高安全性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在升级或进行其他修改时不能停机。因为修改是在运行时刻进行的,体系结构也就动态地发生了变化。在高安全性系统之外也有很多软件需要进行动态修改,比如很多操作系统期望能够在升级时无须重新启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就完成对体系结构的修改。
由于软件系统会在运行时刻发生动态变化,这就给体系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何在设计阶段捕获体系结构的这种动态性,并进一步指导软件系统在运行时刻实施这些变化,从而达到系统的在线演化或自适应甚至自主计算,是动态体系结构所要研究的内容。现阶段,动态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的支持。主要包括变化的描述、根据变化如何生成修改策略、描述修改过程、在高抽象层次保证修改的可行性以及分析、推理修改所带来的影响等。
(2)运行时刻基础设施的支持。主要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的维护、保证体系结构修改在约束范围内、提供系统的运行时刻信息、分析修改后的体系结构符合指定的属性、正确映射体系结构构造元素的变化到实现模块、保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的连续执行并保持状态、分析和测试运行系统等。
体系结构恢复与重建
当前系统的开发很少是从头开始的,大量的软件开发任务是基于已有的遗产系统进行升级、增强或移植。这些系统在开发的时候没有考虑SA,在将这些系统进行构件化包装、复用的时候,会得不到体系结构的支持。因此,从这些系统中恢复或重构体系结构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
SA重建是指从已实现的系统中获取体系结构的过程。一般地,SA重建的输出是一组体系结构视图。现有的体系结构重建方法可以分为4类:
(1)手工体系结构重建。
(2)工具支持的手工重建。通过工具对手工重建提供辅助支持,包括获得基本体系结构单元、提供图形界面允许用户操作SA模型、支持分析SA模型等。如KLOCwork inSight工具(www.klocwork.com/products/insight.asp) 使用代码分析算法直接从源代码获得SA构件视图,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图形化的SA设定体系结构规则,并可在工具的支持下实现对体系结构的理解、自动控制和管理。
(3)通过查询语言来自动建立聚集。这类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系统,基本思路是:在逆向工程工具的支持下分析程序源代码,然后将所得到的体系结构信息存入数据库,并通过适当的查询语言得到有效的体系结构显示。
(4)使用其他技术,比如数据挖掘等。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软件架构设计是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按时和按需交付产品的关键因素。
架构设计能够满足系统的品质
系统的功能性是软件构架师通过组成体系架构的多种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支持的。架构设计用于实现系统的品质,如性能、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通过架构设计文档化,可以尽早的评估项目的这些品质。
架构设计使受益人达成一致的目标
架构设计的过程使得不同的受益人达成一致的目标,体系架构的过程需要确保架构设计被清楚地传达与理解。一个被有效传达的体系架构使得涉众们可以辩论决议和权衡,反复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文档化体系架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软件构架师的主要职责。
架构设计能够支持计划编制过程
架构设计将确定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直接支持项目计划和项目管理的活动,例如,细节化分,日程安排,工作分配,成本分析,风险管理和技能开发等;构架师还能协助估算项目成本,例如,体系架构决定使用第三方组件的成本,以及支持开发的所有工具的成本;构架师支持技术风险的管理,包括制定每一个风险的优先次序,以及确定一个恰当的风险缓解策略。
架构设计对系统开发的指导性
架构设计主要目标就是确保体系架构能够为设计人员和实现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框架。很明显,这比简单的传送一个体系架构视图要复杂的多。为了确保最终体系架构的完整性,构架师必须明确的定义体系架构,因为它确定了体系架构的重要元素,例如系统的组件,组件之间的接口以及组件之间的通信。
构架师同时还必须定义恰当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它们将会引导设计人员和实现人员的工作。对开发过程活动采取恰当的架构回顾和评估,能够确保体系架构的完整性。这些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障)活动的任务是确定体系架构的标准和指导方针的有效性。
架构设计能够有效地管理复杂性
如今的系统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需要我们去管理。体系架构通过构件及构件之间关系,描述了一个抽象的系统,因而提供了高层次的复杂管理的方法。同样,架构设计过程考虑组件的递归分解。这是处理一个大的问题的很好的一个方法,它可以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很多的小问题,再逐个的解决。
架构设计为复用奠定了基础
架构设计过程可以同时支持使用和建立复用资源。复用资源可以降低一个系统的成本,并且可以改进系统的质量,这些好处已经被证明。一个体系架构的建立,能够支持大粒度的资源复用。例如,体系架构的重要组件和它们之间的接口和质量,能够支持现货供应的组件,存在的系统和封装的应用程序等的选择,从而可以用来实现这些组件。
架构设计能够降低维护费用
架构设计过程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降低维护费用。首先最重要的是架构设计过程要确保系统的维护人员是一个主要的涉众,并且他们的需求被作为首要的任务满足。一个被恰当文档化的体系架构不应该仅仅为了减轻系统的可维护性;构架师还应该确保结合了恰当的系统维护机制,并且在建立体系架构的时候还要考虑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
架构设计能够支持冲突分析
架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它可以允许我们在采取改变之前推断它所产生的影响。一个软件构架确定了主要的组件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两个组件之间的依赖性以及这些组件对于需求的可追溯性。有了这个信息,例如需求的改变等可以通过组件的影响来分析。同样的,改变一个组件的影响可以在依靠它的其他组件上分析出来。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方法
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概述
$\color{green}{\text{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设计}}$ (Architecture-Based Software Design, ABSD)方法。ABSD方法是体系结构驱动,即指构成体系结构的 $\color{green}{\text{商业}}$ 、 $\color{green}{\text{质量}}$ 和 $\color{green}{\text{功能需求}}$ 的组合驱动的。使用ABSD方法,设计活动可以从项目总体功能框架明确就开始,这意味着需求抽取和分析还没有完成(甚至远远没有完成),就开始了软件设计。设计活动的开始并不意味着需求抽取和分析活动就可以终止,而是应该与设计活动并行。特别是在不可能预先决定所有需求时,例如产品线系统或长期运行的系统,快速开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ABSD方法有 $\color{red}{\text{三个基础}}$ 。第一个基础是 $\color{green}{\text{功能的分解}}$ 。在功能分解中,ABSD方法使用已有的基于模块的内聚和耦合技术。第二个基础是通过选择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风格}}$ 来实现 $\color{green}{\text{质量和商业需求}}$ 。第三个基础是 $\color{green}{\text{软件模板}}$ 的使用。软件模板利用了一些软件系统的结构。
ABSD方法是递归的,且迭代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清晰地定义的。因此,不管设计是否完成,体系结构总是清晰的,这有助于降低体系结构设计的随意性。
概念与术语
$\color{green}{\text{设计元素}}$
ABSD方法是一个自顶向下,递归细化的方法,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该方法得到细化,直到能产生软件构件和类。
ABSD方法中使用的设计元素如图5-1所示。在最顶层,系统被分解为若干概念子系统和一个或若干个软件模板。在第二层,概念子系统又被分解成概念构件和一个或若干个附加软件模板。
图5-1 ABSD方法过程
$\color{green}{\text{视角与视图}}$
考虑体系结构时,重要的是从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来检查,这促使软件设计师考虑体系结构的不同属性。例如,展示功能组织的静态视角能判断质量特性,展示并发行为的动态视角能判断系统行为特性。选择的特定视角或视图也就是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和配置视图。使用逻辑视图来记录设计元素的功能和概念接口,设计元素的功能定义了它本身在系统中的角色,这些角色包括功能性能等。
$\color{green}{\text{用例和质量场景}}$
用例已经成为推测系统在一个具体设置中的行为的重要技术,用例被用在很多不同的场合, $\color{green}{\text{用例}}$ 是系统的一个给予用户一个结果值的功能点,用例用来捕获 $\color{green}{\text{功能需求}}$ 。
在使用用例捕获功能需求的同时,我们通过定义特定场景来捕获 $\color{green}{\text{质量需求}}$ ,并称这些场景为 $\color{green}{\text{质量场景}}$ 。这样一来,在一般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质量场景捕获变更、性能、可靠性和交互性,分别称之为变更场景、性能场景、可靠性场景和交互性场景。质量场景必须包括预期的和非预期的。例如,一个预期的性能场景是估计每年用户数量增加10%的影响,一个非预期的场景是估计每年用户数量增加100%的影响。非预期场景可能不能真正实现,但它们在决定设计的边界条件时很有用。
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
本节讨论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划分为从概念直到实现的若干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及软件测试等。如果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软件体系结构的建立应位于需求分析之后,概要设计之前。
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重用等缺点。ABSDM模型把整个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等6个子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 体系结构开发模型
$\color{red}{\text{体系结构需求}}$
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体系结构需求受技术环境和体系结构设计师的经验影响。需求过程主要是获取用户需求,标识系统中所要用到的构件。体系结构需求过程如图5-3所示。如果以前有类似的系统体系结构的需求,我们可以从需求库中取出,加以利用和修改,以节省需求获取的时间,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开发效率。
$\color{green}{\text{需求获取}}$
体系结构需求一般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系统的质量目标、系统的商业目标和系统开发人员的商业目标。软件体系结构需求获取过程主要是定义开发人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们的任务,从而满足业务上的功能需求。与此同时,还要获得软件质量属性,满足一些非功能需求。
$\color{green}{\text{标识构件}}$
图5-3 体系结构需求过程
在图5-3中虚框部分属于标识构件过程,该过程为系统生成初始逻辑结构,包含大致的构件。这一过程又可分为三步来实现。
第一步:生成类图。生成类图的CASE工具有很多,例如Rational Rose 2000能自动生成类图。
第二步:对类进行分组。在生成的类图基础上,使用一些标准对类进行分组可以大大简化类图结构,使之更清晰。一般地,与其他类隔离的类形成一个组,由概括关联的类组成一个附加组,由聚合或合成关联的类也形成一个附加组。
第三步:把类打包成构件。把在第二步得到的类簇打包成构件,这些构件可以分组合并成更大的构件。
$\color{green}{\text{架构需求评审}}$
组织一个由不同代表(如分析人员、客户、设计人员、测试人员)组成的小组,对体系结构需求及相关构件进行仔细的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所获取的需求是否真实反映了用户的要求,类的分组是否合理,构件合并是否合理等。必要时,可以在“需求获取—标识构件—需求评审”之间进行迭代。
体系结构设计
体系结构需求用来激发和调整设计决策,不同的视图被用来表达与质量目标有关的信息。体系结构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如果要开发的系统能够从已有的系统中导出大部分,则可以使用已有系统的设计过程。软件体系设计过程如图5-4所示。
图5-4 体系结构设计过程
提出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在建立体系结构的初期,选择一个合适的体系结构风格是首要的。在这个风格基础上,开发人员通过体系结构模型,可以获得关于体系结构属性的理解。此时,虽然这个模型是理想化的(其中的某些部分可能错误地表示了应用的特征),但是,该模型为将来的实现和演化过程建立了目标。
把已标识的构件映射到软件体系结构中
把在体系结构需求阶段已标识的构件映射到体系结构中,将产生一个中间结构,这个中间结构只包含那些能明确适合体系结构模型的构件。
分析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把所有已标识的构件集成到体系结构中,必须认真分析这些构件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产生软件体系结构
一旦决定了关键的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就可以在第2阶段得到的中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精化。
设计评审
一旦设计了软件体系结构,必须邀请独立于系统开发的外部人员对体系结构进行评审。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文档化}}$
绝大多数的体系结构都是抽象的,由一些概念上的构件组成。例如,层的概念在任何程序设计语言中都不存在。因此,要让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去实现体系结构,还必须得把体系结构进行文档化。文档是在系统演化的每一个阶段,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的通信媒介,是为验证体系结构设计和提炼或修改这些设计(必要时)所执行预先分析的基础。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文档化}}$ 过程的主要输出结果是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规格说明}}$ 和测试体系结构需求的 $\color{green}{\text{质量设计说明书}}$ 这两个文档。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软件体系结构的文档要求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他文档是类似的。文档的完整性和质量是软件体系结构成功的关键因素。文档要从 $\color{green}{\text{使用者的角度}}$ 进行编写,必须 $\color{green}{\text{分发}}$ 给所有与系统有关的开发人员,且必须保证开发者手上的文档是 $\color{green}{\text{最新}}$ 的。
- 但不要 $\color{red}{\text{随时}}$ 保证最新的,要保持文档的稳定性(2013年真题)
$\color{red}{\text{体系结构复审(架构复审)}}$
从图5-2中可以看出,体系结构设计、文档化和复审是一个迭代过程。从这个方面来说,在一个主版本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之后,要安排一次由 $\color{green}{\text{外部人员}}$ ( $\color{green}{\text{用户代表和领域专家}}$ )参加的复审。
鉴于体系结构文档标准化,以及风险识别的现实情况,通常我们根据架构设计,搭建一个可运行的最小化系统用于评估和测试体系架构是否满足需要。是否存在可识别的技术和协作风险。
复审的目的是标识潜在的风险,及早发现体系结构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包括体系结构能否满足需求、质量需求是否在设计中得到体现、层次是否清晰、构件的划分是否合理、文档表达是否明确、构件的设计是否满足功能与性能的要求等。
体系结构实现
所谓“实现”就是要用实体来显示出一个软件体系结构,即要符合体系结构所描述的结构性设计决策,分割成规定的构件,按规定方式互相交互。体系结构的实现过程如图5-5所示。
图5-5 体系结构实现过程
图5-5中的虚框部分是体系结构的实现过程。整个实现过程是以复审后的文档化的体系结构说明书为基础的,每个构件必须满足软件体系结构中说明的对其他构件的责任。这些决定即实现的约束是在系统级或项目范围内给出的,每个构件上工作的实现者是看不见的。
在体系结构说明书中,已经定义了系统中的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构件接口约束对外唯一地代表了构件,所以可以从构件库中查找符合接口约束的构件,必要时开发新的满足要求的构件。然后,按照设计提供的结构,通过组装支持工具把这些构件的实现体组装起来,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连接与合成。
最后一步是测试,包括单个构件的功能性测试和被组装应用的整体功能和性能测试。
体系结构的演化
在构件开发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可能还有变动。在软件开发完毕,正常运行后,由一个单位移植到另一个单位,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两种情况下,就必须相应地修改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体系结构演化过程如图5-6所示。
图5-6 体系结构演化过程
体系结构演化是使用系统演化步骤去修改应用,以满足新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需求变化归类
首先必须对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归类,使变化的需求与已有构件对应。对找不到对应构件的变动,也要做好标记,在后续工作中,将创建新的构件,以对应这部分变化的需求。
制订体系结构演化计划
在改变原有结构之前,开发组织必须制订一个周密的体系结构演化计划,作为后续演化开发工作的指南。
修改、增加或删除构件
在演化计划的基础上,开发人员可根据在第1步得到的需求变动的归类情况,决定是否修改或删除存在的构件、增加新构件。最后,对修改和增加的构件进行功能性测试。
更新构件的相互作用
随着构件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构件之间的控制流必须得到更新。
构件组装与测试
通过组装支持工具把这些构件的实现体组装起来,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连接与合成,形成新的体系结构。然后对组装后的系统整体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评审
对以上步骤进行确认,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组装后的体系结构是否反映需求变动,符合用户需求。如果不符合,则需要在第2到第6步之间进行迭代。
在原来系统上所作的所有修改必须集成到原来的体系结构中,完成一次演化过程。
软件架构风格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核心目标是重复的体系结构模式,即达到体系结构级的软件重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使用同一体系结构。基于这个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践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和类型问题。
软件架构风格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体系结构风格定义一个系统家族,即一个 $\color{red}{\text{体系结构}}$ 定义一个 $\color{green}{\text{词汇表}}$ 和一组 $\color{green}{\text{约束}}$ 。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 $\color{red}{\text{体系结构风格}}$ 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 $\color{green}{\text{结构}}$ 和 $\color{green}{\text{语义}}$ 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对 $\color{green}{\text{设计}}$ 的 $\color{green}{\text{重用}}$ ,一些经过实践证实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可靠地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如果某人把系统描述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则不必给出设计细节,我们立刻就会明白系统是如何组织和工作的。
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管道和过滤器
在管道/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见图5-7)中,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数据输入构件,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数据输出。因此,这里的构件被称为过滤器,这种风格的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过滤器的输入。
图5-7 管道/过滤器风格的体系结构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组织
抽象数据类型概念对软件系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软件界已普遍转向使用面向对象系统。这种风格建立在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基础上,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相应操作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这种风格的构件是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见图5-8)。
图5-8 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的体系结构
事件驱动系统
事件驱动系统风格是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他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被触发,系统自动调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这样,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模块中的过程的调用。
分层系统
层次系统(见图5-9)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一层为上层服务,并作为下层客户。在一些层次系统中,除了一些精心挑选的输出函数外,内部的层接口只对相邻的层可见。这样的系统中构件在层上实现了虚拟机。连接件通过决定层间如何交互的协议来定义,拓扑约束包括对相邻层间交互的约束。由于每一层最多只影响两层,同时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图5-9 层次系统风格示意图
仓库系统及知识库
在仓库(repository)风格中,有两种不同的构件:中央数据结构说明当前状态,独立构件在中央数据存储上执行。
一方面,若构件控制共享数据,则仓库是一传统型数据库;另一方面,若中央数据结构的当前状态触发进程执行的选择,则仓库是一黑板系统(见图5-10)。
图5-10 黑板系统的组成
$\color{green}{\text{C2风格}}$
$\color{green}{\text{C2体系结构风格可以概括为通过连接件绑定在一起按照一组规则运作的并行构件网络}}$ 。C2风格中的系统组织规则如下。
(1)系统中的构件和连接件都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
(2)构件的顶部应连接到某连接件的底部,构件的底部则应连接到某连接件的顶部。而构件与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是不允许的。
(3)一个连接件可以和任意数目的其他构件和连接件连接。
(4)当两个连接件进行直接连接时,必须由其中一个的底部到另一个的顶部。
C2风格如图5-11所示。图中构件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体现了C2风格中构建系统的规则。
图5-11 C2风格的体系结构
客户/服务器风格
客户/服务器(C/S)计算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网络计算经历了从基于宿主机的计算模型到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的演变。在集中式计算技术时代,广泛使用的是大型机/小型机计算模型。它是通过一台物理上与宿主机相连接的非智能终端来实现宿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在多用户环境中,宿主机应用程序即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又负责对数据的管理。宿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一般也分为与用户交互的前端和管理数据的后端,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集中式的系统使用户能共享贵重的硬件设备。如磁盘机、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
C/S软件体系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实现共享而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成熟的技术,C/S体系结构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实现部分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如图5-12所示。
图5-12 C/S体系结构示意图
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例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应用程序的主要任务如下。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C/S体系结构的优点主要在于系统的客户应用程序和服务器构件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可以适合各构件的要求,这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在C/S体系结构中,系统中的功能构件充分隔离,客户应用程序的开发集中于数据的显示和分析,而数据库服务器的开发则集中于数据的管理,不必在每一个新的应用程序中都要对一个DBMS进行编码。将大应用处理任务分布到许多通过网络连接的低成本计算机上,以节约大量费用。
C/S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C/S体系结构逐渐暴露了以下缺点。
(1)开发成本较高。C/S体系结构对客户端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尤其是软件的不断升级,对硬件要求不断提高,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成本,且客户端变得越来越臃肿。
(2)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采用C/S体系结构进行软件开发,大部分工作量放在客户端的程序设计上,客户端显得十分庞大。
(3)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因为传统应用一般为事务处理,界面基本遵循数据库的字段解释,开发之初就已确定,而且不能随时截取办公信息和档案等外部信息,用户获得的只是单纯的字符和数字,既枯燥又死板。
(4)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繁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5)软件移植困难。采用不同开发工具或平台开发的软件一般互不兼容,不能或很难移植到其他平台上运行。
(6)软件维护和升级困难。采用C/S体系结构的软件要升级,开发人员必须到现场为客户机升级,每个客户机上的软件都需维护。对软件的一个小小改动(例如只改动一个变量),每一个客户端都必须更新。
三层C/S结构风格
针对二层C/S体系结构的缺点,三层C/S体系结构应运而生。其结构如图5-13所示。在三层C/S体系结构中,增加了一个应用服务器。可以将整个应用逻辑驻留在应用服务器上,而只有表示层存在于客户机上。这种结构被称为“瘦客户机”。三层C/S体系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图5-13 三层C/S结构示意图
1)表示层
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担负与应用逻辑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用户从工作站输入的数据,并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操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 GUI),在变更用户界面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业务逻辑。
2)功能层
功能层是应用的本体,它负责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例如在制作订购合同时要计算合同金额。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互交要尽可能简洁。例如,用户检索数据时,要将有关检索要求的信息一次性地传送给功能层,检索结果数据也由功能层一次性地传送给表示层。
3)数据层
数据层通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数据库系统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
三层C/S的解决方案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不同层构件相互独立,层间的接口简洁,适合复杂事务处理。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风格就是上述三层应用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具体结构为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C/S的解决方案相比,客户端采用WWW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是Web服务器。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S结构是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
在B/S结构中,除了数据库服务器外,应用程序以网页形式存放于Web服务器上,用户运行某个应用程序时只需在客户端上的浏览器中键入相应的网址(URL),调用Web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最后将结果通过浏览器显示给用户。
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等。
与C/S体系结构相比,B/S体系结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
(1)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
(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较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OLTP)应用。
因此,虽然B/S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如此多的优越性,但由于C/S结构的成熟性且C/S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负载较小,因此,应用系统常以C/S和B/S混合应用形式出现,如图5-14所示。
图5-14 C/S与B/S混合体系结构风格
上图描述了供电调度系统的结构,内部采用C/S风格,对外采用B/S风格,它针对不同应用和客户需要,充分利用了两种体系结构的优点。
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程序族、应用族的概念,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的主要目的是在一组相关的应用中共享软件体系结构。
DSSA的定义
简单地说,(Domain 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DSSA)就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为一组应用提供组织结构参考的标准软件体系结构。对DSSA研究的角度、关心的问题不同导致了对DSSA的不同定义。
Hayes Roth对DSSA的定义如下:“DSSA就是专用于一类特定类型的任务(领域)的、在整个领域中能有效地使用的、为成功构造应用系统限定了标准的组合结构的软件构件的集合。”
Tracz的定义为:“DSSA就是一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中支持一组应用的 $\color{green}{\text{领域模型}}$ 、 $\color{green}{\text{参考需求}}$ 、 $\color{green}{\text{参考体系结构}}$ 等组成的开发基础,其目标就是支持在一个特定领域中多个应用的生成。”
通过对众多的DSSA的定义和描述的分析,可知DSSA的必备特征如下:
(1)一个严格定义的问题域和问题解域。
(2)具有普遍性。使其可以用于领域中某个特定应用的开发。
(3)对整个领域的构件组织模型的恰当抽象。
(4)具备该领域固定的、典型的在开发过程中可重用元素。
一般的DSSA的定义并没有对领域的确定和划分给出明确说明。从功能覆盖的范围角度有两种理解DSSA中领域的含义的方式。
(1)垂直域:定义了一个特定的系统族,包含整个系统族内的多个系统,结果是在该领域中可作为系统的可行解决方案的一个通用软件体系结构。
(2)水平域:定义了在多个系统和多个系统族中功能区城的共有部分。在子系统级上涵盖多个系统族的特定部分功能。
在垂直域上定义的DSSA只能应用于一个成熟的、稳定的领域,但这个条件比较难以满足:若将领域分割成较小的范围,则更相对容易,也容易得到一个一致的解决方案。
DSSA的基本活动
实施DSSA的过程中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活动。虽然具体的DSSA方法可能定义不同的概念、步骤和产品等,但这些基本活动大体上是一致的。以下将分三个阶段介绍这些活动。
$\color{green}{\text{领域分析}}$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获得 $\color{green}{\text{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描述领域中系统之间的共同的需求,即领域模型所描述的需求为领域需求。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要进行一些准备性的活动,包括定义领域的边界。从而明确分析的对象;识别信息源,整个领域工程过程中信息的来源,可能的信息源包括现存系统、技术文献、问题域和系统开发的专家、用户调查和市场分析、领域演化的历史记录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分析领域中系统的需求,确定哪些需求是领域中的系统广泛共享的,从而建立领域模型。当领域中存在大量系统时,需要选择它们的一个子集作为样本系统。对样本系统需求的考察将显示领域需求的一个变化范围。一些需求对所有被考察的系统是共同的,一些需求是单个系统所独有的。很多需求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即被部分系统共享。
$\color{green}{\text{领域设计}}$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获得 $\color{green}{\text{DSSA(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 。DSSA描述在领域模型中表示的需求的解决方案,它不是单个系统的表示,而是能够适应领域中多个系统的需求的一个高层次的设计。建立了领域模型之后,就可以派生出满足这些被建模的领域需求的DSSA,由于领域模型中的领域需求具有一定的变化性,DSSA也要相应地具有变化性。它可以通过表示多选一的(alternative)、可选的(optional)解决方案等来做到这一点。模型和DSSA来组织的,因此在这个阶段通过获得DSSA,也就同时形成了重用基础设施的规约。
$\color{green}{\text{领域实现}}$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依据领域模型和DSSA $\color{green}{\text{开发和组织可重用信息}}$ 。这些可重用信息可能是从现有系统中提取得到,也可能需要通过新的开发得到。它们依据领域模型和DSSA进行组织,也就是领域模型和DSSA定义了这些可重用信息的重用时机,从而支持了系统化的软件重用。这个阶段也可以看作重用基础设施的实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渐求精的过程。在实施领域工程的每个阶段中,都可能返回到以前的步骤,对以前的步骤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回到当前步骤,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本阶段的活动。
参与DSSA的人员
参与DSSA的人员可以划分为 $\color{red}{\text{4种角色}}$ : $\color{green}{\text{领域专家}}$ 、 $\color{green}{\text{领域分析师}}$ 、 $\color{green}{\text{领域设计人员}}$ 和 $\color{green}{\text{领域实现人员}}$ 。
- 专家+DSSA分析的三个过程,各一类人员
领域专家
领域专家可能包括该领域中系统的有经验的用户、从事该领域中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以及项目管理的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等。领域专家的主要任务包括提供关于领域中系统的需求规约和实现的知识,帮助组织规范的、一致的领域字典,帮助选择样本系统作为领域工程的依据,复审领域模型、DSSA等领域工程产品等。
领域专家应该熟悉该领域中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硬件限制、未来的用户需求及技术走向等。
领域分析人员
领域分析人员应由具有知识工程背景的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员来担任。领域分析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控制整个领域分析过程,进行知识获取,将获取的知识组织到领域模型中,根据现有系统、标准规范等验证领域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维护领域模型。
领域分析人员应熟悉软件重用和领域分析方法;熟悉进行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所需的技术、语言和工具;应具有一定的该领域的经验,以便于分析领域中的问题及与领域专家进行交互;应具有较高的进行抽象、关联和类比的能力;应具有较高的与他人交互和合作的能力。
领域设计人员
领域设计人员应由有经验的软件设计人员来担任。领域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控制核个软件设计过程,根据领域模型和现有的系统开发出DSSA,对DSSA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建立领域模型和DSSA之间的联系。
领域设计人员应熟悉软件重用和领域设计方法;熟悉软件设计方法;应有一定的该领域的经验,以便于分析领域中的问题及与领域专家进行交互。
领域实现人员
领域实现人员应由有经验的程序设计人员来担任。领域实现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根据领域模型和DSSA,或者从头开发可重用构件,或者利用再工程的技术从现有系统中提取可重用构件,对可重用构件进行验证,建立DSSA与可重用构件间的联系。
领域实现人员应熟悉软件重用、领域实现及软件再工程技术;熟悉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该领域的经验。
DSSA的建立过程
因所在的领域不同,DSSA的创建和使用过程也各有差异,Tract曾提出了一个通用的DSSA应用过程,这些过程也需要根据所应用到的领域来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所应用领域的应用开发者习惯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来建立DSSA模型。同时Tracz强调了DSSA参考体系结构文档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新应用的开发和对现有应用的维护都要以此为基础。
DSSA的建立过程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些步骤或子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一组需要回答的问题,一组需要的输入,一组将产生的输出和验证标准。本过程是并发的(concurrent)、递归的(recursive)、反复的(iterative)。或者可以说,它是螺旋模型(spiral)。完成本过程可能需要对每个阶段经历几遍,每次增加更多的细节。
(1)定义领域范围。本阶段的重点是确定什么在感兴趣的领域中以及本过程到何时结束。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输出是领域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一系列用户的需求。
(2)定义领域特定的元素:本阶段的目标是编译领域字典和领域术语的同义词词典。在领域工程过程的前一个阶段产生的高层块圈将被增加更多的细节,特别是识别领域中应用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定义领域特定的设计和实现需求约束:本阶段的目标是描述解空间中有差别的特性。不仅要识别出约束,并且要记录约束对设计和实现决定造成的后果,还要记录对处理这些问题时产生的所有问题的讨论。
(4)定义领域模型和体系结构:本阶段的目标是产生一般的体系结构,并说明构成它们的模块或构件的语法和语义。
(5)产生,搜集可重用的产品单元:本阶段的目标是为DSSA增加构件,使它可以被用来产生问题域中的新应用。
DSSA的建立过程是并发的、递归的和反复进行的。该过程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要映射为基于实现限制集合的软件需求,这些需求定义了DSSA。在此之前的领域工程和领域分析过程并没有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实现限制进行区分,而是统称为“需求”。图5-1是DSSA的一个 $\color{red}{\text{三层次系统模型}}$ 。
图5-15 DSSA的三层次的 $\color{green}{\text{系统模型}}$
系统架构的评估
系统架构评估概述
体系结构评估可以只针对一个体系结构,也可以针一对一组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所关注的是系统的质量属性,所有评估方法所普遍关注的质量属性有以下几个。
性能
性能(performance)是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件做出响应,或者在某段事件内系统所能处理的事件的个数。经常用单位事件内所处理事务的数量或系统完成某个事务处理所需的时间来对性能进行定量的表示。性能测试经常要使用基准测试程序。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是软件系统在应用或系统错误面前,在意外或错误使用的情况下维持软件系统的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软件特性,通常用它衡量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软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通常用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eantime to failure, MTTF)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来衡量。在失效率为常数和修复时间很短的情况下,MTTF和MTBF几乎相等。可靠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color{green}{\text{容错}}$ 。其目的是在错误发生时确保系统正确的行为,并进行内部“修复”。例如在一个分布式软件系统中失去了一个与远程构件的连接,接下来恢复了连接。在修复这样的错误之后,软件系统可以重新或重复执行进程间的操作直到错误再次发生。
(2) $\color{green}{\text{健壮性}}$ 。这里说的是保护应用程序不受错误使用和错误输入的影响,在遇到意外错误事件时确保应用系统处于已经定义好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和容错相比,健壮性并不是说在错误发生时软件可以继续运行,它只能保证软件按照某种已经定义好的方式终止执行。软件体系结构对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有巨大的影响。例如,软件体系结构通过在应用程序内部包含冗余,或集成监控构件和异常处理,来支持可靠性。
可用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经常用两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长度或在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的速度来表示。
安全性
安全性(security)是指系统在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阻止非授权用户使用的企图或拒绝服务的能力。安全性是根据系统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的类型来分类的。安全性又可划分为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特性。其中,机密性保证信息不泄露给未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完整性保证信息的完整和准确,防止信息被非法修改;可控性保证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的能力,防止为非法者所用。
可修改性
可修改性 $\color{red}{\text{(modifiability)是指能够快速地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对系统进行变更的能力。通常以某些具体的变更为}}$ 基准,通过考察这些变更的代价衡量可修改性。可修改性包含以下4个方面。
(1) $\color{green}{\text{可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这主要体现在问题的修复上:在错误发生后“修复”软件系统。为可维护性做好准备的软件体系结构往往能做局部性的修改并能使对其他构件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2) $\color{green}{\text{可扩展性}}$ (extendibility)。这一点关注的是使用新特性来扩展软件系统,以及使用改进版本来替换构件并删除不需要或不必要的特性和构件。为了实现可扩展性,软件系统需要松散耦合的构件。其目标是实现一种体系结构,它能使开发人员在不影响构件客户的情况下替换构件。支持把新构件集成到现有的体系结构中也是必要的。
(3) $\color{green}{\text{结构重组}}$ (reassemble)。这一点处理的是重新组织软件系统的构件及构件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将构件移动到一个不同的子系统而改变它的位置。为了支持结构重组,软件系统需要精心设计构件之间的关系。理想情况下,它们允许开发人员在不影响实现的主体部分的情况下灵活地配置构件。
(4) $\color{green}{\text{可移植性}}$ (portability)。可移植性使软件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或编译器。为了实现可移植,需要按照硬件无关的方式组织软件系统,其他软件系统和环境被提取出。可移植性是系统能够在不同计算环境下运行的能力。这些环境可能是硬件、软件,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在关于某个特定计算环境的所有假设都集中在一个构件中时,系统是可移植的。如果移植到新的系统需要做些更改,则可移植性就是一种特殊的可修改性。
功能性
功能性(functionality)是系统所能完成所期望的工作的能力。一项任务的完成需要系统中许多或大多数构件的相互协作。
可变性
可变性(changeability)是指体系结构经扩充或变更而成为新体系结构的能力。这种新体系结构应该符合预先定义的规则,在某些具体方面不同于原有的体系结构。当要将某个体系结构作为一系列相关产品(例如,软件产品线)的基础时,可变性是很重要的。
互操作性
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软件不是独立存在的,经常与其他系统或自身环境相互作用。为了支持互操作性(inter-operation),软件体系结构必须为外部可视的功能特性和数据结构提供精心设计的软件 $\color{green}{\text{入口}}$ 。程序和用其他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系统的交互作用就是互操作性的问题,这种互操作性也影响应用的软件体系结构。
评估中重要概念
敏感点(sensitivity point)和权衡点(tradeoff point)。 $\color{green}{\text{敏感点}}$ 和 $\color{green}{\text{权衡点}}$ 是关键的体系结构决策。敏感点是一个或多个构件(和/或构件之间的关系)的特性。研究敏感点可使设计人员或分析员明确在搞清楚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应注意什么。权衡点是影响多个质量属性的特性,是多个质量属性的敏感点。例如,改变加密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提高加密级别可以提高安全性,但可能要耗费更多的处理时间,影响系统性能。如果某个机密消息的处理有严格的时间延迟要求,则加密级别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权衡点。
风险承担者(stakeholders)或者称为利益相关人。系统的体系结构涉及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都对体系结构施加各种影响,以保证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表5-1列出在体系结构评估中可能涉及的一些风险承担者及其所关心的问题。
表5-1 系统架构评估中的风险
表5-1 系统架构评估中的风险-续表
场景(scenarios)在进行体系结构评估时,一般首先要精确地得出具体的质量目标,并以之作为判定该体系结构优劣的标准。为得出这些目标而采用的机制叫做场景。场景是从风险承担者的角度对与系统的交互的简短描述。在体系结构评估中,一般采用刺激(stimulus)、环境(environment)和响应(response)三方面来对场景进行描述。
主要评估方法
SAAM
SAAM(Scenarios-based Architecture Analysis Method)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 at CMU)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非功能质量属性的体系结构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档并得到广泛使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方法。最初它用于比较不同的软件体系的体系结构,以分析SA的可修改性,后来实践证明也可用于其他的质量属性如可移植性、可扩充性等,发展成了评估一个系统的体系结构。
(1)特定目标:SAAM的目标是对描述应用程序属性的文档,验证基本的体系结构假设和原则。此外,该分析方法有利于评估体系结构固有的风险。SAAM指导对体系结构的检查,使其主要关注潜在的问题点,如需求冲突,或仅从某一参与者的观点出发的不全面的系统设计。SAAM不仅能够评估体系结构对于特定系统需求的使用能力,也能被用来比较不同的体系结构。
(2)评估技术:SAAM所使用的评估技术是场景技术。场景代表了描述体系结构属性的基础,描述了各种系统必须支持的活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3)质量属性:这一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把任何形式的质量属性都具体化为场景,但可修改性是SAAM分析的主要质量属性。
(4)风险承担者:SAAM协调不同参与者所感兴趣的方面,作为后续决策的基础,提供了对体系结构的公共理解。
(5)体系结构描述:SAAM用于体系结构的最后版本,但早于详细设计。体系结构的描述形式应当被所有参与者理解。功能、结构和分配被定义为描述体系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
(6)方法活动:SAAM的主要输入问题是 $\color{green}{\text{问题描述}}$ 、 $\color{green}{\text{需求声明}}$ 和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描述}}$ 。图5-16描绘了SAAM分析活动的相关输入及评估过程。
图5-16 SAAM输入与评估过程
SAAM分析评估体系结构的过程包括 $\color{red}{\text{5个步骤}}$ ,即 $\color{green}{\text{场景开发}}$ 、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描述}}$ 、 $\color{green}{\text{单个场景评估}}$ 、 $\color{green}{\text{场景交互}}$ 和 $\color{green}{\text{总体评估}}$ 。
通过各类风险承担者协商讨论,开发一些任务场景,体现系统所支持的各种活动。
用一种易于理解的、合乎语法规则的体系结构描述SA,体现系统的计算构件、数据构件以及构件之间的关系(数据和控制)。对场景(直接场景和间接场景)生成一个关于特定体系结构的场景描述列表。通过对场景交互的分析,能得出系统中所有场景对系统中的构件所产生影响的列表。最后,对场景和场景间的交互作一个总体的权衡和评价。
(7)目前知识库的可重用性:SAAM不考虑这个问题。
(8)方法验证:SAAM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已被应用到众多系统中,这些系统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嵌入式音频系统、WRCS(修正控制系统)、KWIC[8](根据上下文查找关键词系统)等。
$\color{red}{\text{ATAM}}$
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 Method, ATAM)是在SAA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 $\color{green}{\text{性能}}$ 、 $\color{green}{\text{实用性}}$ 、 $\color{green}{\text{安全性}}$ 和 $\color{green}{\text{可修改性}}$ ,在系统开发之前,对这些质量属性进行 $\color{green}{\text{评价}}$ 和 $\color{green}{\text{折中}}$ 。
(1)特定目标:ATAM的目标是在考虑多个相互影响的质量属性的情况下,从原则上提供一种理解软件体系结构的能力的方法。对于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在系统开发之前,可以使用ATAM方法确定在多个质量属性之间折中的必要性。
(2)质量属性:ATAM方法分析多个相互竞争的质量属性。开始时考虑的是系统的可修改性、安全性、性能和可用性。
(3)风险承担者:在场景、需求收集有关的活动中,ATAM方法需要所有系统相关人员的参与。
(4)体系结构描述:体系结构空间受到历史遗留系统、互操作性和以前失败的项目约束。在5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体系结构描述,这5个结构是从Kruchten的4+1视图派生而来的。其中逻辑视图被分为功能结构和代码结构。这些结构加上它们之间适当的映射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体系结构。
用一组消息顺序图显示运行时的交互和场景,对体系结构描述加以注解。ATAM方法被用于体系结构设计中,或被另一组分析人员用于检查最终版本的体系结构。
(5)评估技术:可以把ATAM方法视为一个框架,该框架依赖于质量属性,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它集成了多个优秀的单一理论模型,其中每一个都能够高效、实用地处理属性。该方法使用了场景技术。从不同的体系结构角度,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场景,分别是用例(包括对系统典型的使用,还用于引出信息)、增长场景(用于涵盖与它的系统修改)、探测场景(用于涵盖那些可能会对系统造成压迫的极端修改)。
ATAM还使用定性的启发式分析方法(Qualitative Analysis Heuristics),在对一个质量属性构造了一个精确分析模型时要进行分析,定性的启发式分析方法就是这种分析的粗粒度版本。
(6)方法的活动:ATAM被分为 $\color{red}{\text{4个主要的活动领域}}$ (或阶段),分别是 $\color{green}{\text{场景和需求收集}}$ 、 $\color{green}{\text{体系结构视图和场景实现}}$ 、 $\color{green}{\text{属性模型构造和分析}}$ 、 $\color{green}{\text{折中}}$ 。图5-17描述了与每个阶段相关的步骤,还描述了体系结构设计和分析改进中可能存在的迭代。
图5-17 ATAM分析评估过程
属性专家独立地创建和分析他们的模型,然后交换信息(澄清和创建新的需求)。属性分析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每个属性都会涉及其他属性。获得属性交互的方法有两种,即使用敏感度分析来发现折中点和通过检查假设。
在体系结构设计中,ATAM提供了迭代的改进。除了通常从场景派生而来的需求,还有很多对行为模式和执行环境的假设。由于属性之间存在着折中,每一个假设都要被检查、验证和提问,以此作为ATAM方法的结果。在完成所有这些操作之后,把分析的结果和需求进行比较;如果系统预期的行为大多接近于需求,设计者就可以继续前进,进行下一步更为详细的设计或实现。
(7)领域知识库的可重用性:领域知识库通过基于属性的体系结构风格(Attribute-Based Architectare Style)维护。ABAS有助于从体系结构风格的概念转向基于特定质量属性模型的推理能力。获取一组基于属性的体系结构风格的目标在于要把体系结构设计变得更为惯例化、更可预测,并得到一个基于属性的体系结构分析的标准问题集合,使设计与分析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8)方法验证:该方法已经应用到多个软件系统,但仍处在研究之中。虽然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系结构的描述、质量特征的分析、场景不确定性的处理、度量的应用体系结构分析和评价支持工具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分析评估技术的发展。Clement认为在未来的5~10年内,体系结构的分析是体系结构发展的5个方向之一。
网课
软件架构的概念
图片详情
架构把需求和设计衔接起来
软件架构风格总概
图片详情
数据流风格
图片详情
批处理:面向数据报,强调数据以一个 $\color{green}{\text{整体}}$ 来传递
管道过滤器:面向数据流
调用/返回风格
图片详情
独立构件风格
图片详情
- 事件驱动(又叫隐式调用风格,2013年真题),强调一个事件的触发导致了另一个中的过程调用
虚拟机风格
图片详情
仓库风格
图片详情
CS架构
两层架构
图片详情
三层CS
图片详情
图片详情
图片详情
BS架构
图片详情
混合架构
图片详情
富互联网应用
图片详情
AJAX
图片详情
mushup
图片详情
基于服务的架构(SOA)
图片详情
图片详情
SOA的实现方式:web service
图片详情
SOA的实现方式-ESB
ESB:企业服务组件
图片详情
质量属性
图片详情
可靠性:用次数
可用性:比例
图片详情
可修改性:维护,变量名,文档
功能性:
软件架构评估方法
图片详情
问卷调查:主观性太强
度量:最客观
基于场景:输入输出+系统
敏感点:值改变对系统的输出影响很大
权衡点:影响到很多个敏感点,(安全性->性能)
风险点:没有明确需求
软件架构评估方法(ATAM)
图片详情
ATAM
图片详情
SAAM
图片详情
软件产品线技术
图片详情
- 领域工程
图片详情
SEI模型
图片详情
三生命周期模型
图片详情
组织结构
图片详情
建立方式
图片详情
中间件
图片详情
主要的中间件
图片详情
Corba
图片详情
J2EE与NET
J2EE
图片详情
NET
图片详情
J2EE与NET区别
图片详情
.NET可以执行较差
MVC
图片详情
ASP可复用性的功能和不可复用的页面耦合性较高
像层次性架构
图片详情
MVP
图片详情
P层可以做业务逻辑